股票配资平台平台
如果要评选火得最莫名其妙的城市,最近的吉林白城必榜上有名。
一位叫做“被刺痛的心”的阿姨,凭借持续喊话老头去白城的视频,走红网络。据说,有无数老头涌向白城火车站附近的旅馆,只为得到一个与阿姨见面的机会。
沉寂许久的白城文旅也被网友拉了出来,一觉醒来天塌了。
这座东北小城,如今已成为一座“逐爱之城”。各地老头纷纷决定为爱奔现,被网友戏称——“百登夜行”……
魅魔
必须要说明的是,这位白城大姨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发布“情感喊话”的视频了,但直到今年才真正实现流量暴增。尤其她在晒出离婚证后,似乎就坐实了自己的“征婚”行为,心疼她的老头变得更多了,评论区热闹程度堪比夕阳红联谊现场。
让我们先来看看白城大姨的视频有着怎样的魅力。
大姨的视频内容大体可分为两大流派:一是日常记录型。拍自己做家务、收拾屋子——画面朴实无华,背景音乐常常是古早农村剧的BGM,整体风格突出一个真实、接地气,仿佛就是咱村隔壁那位勤快又亲切的大姐。
另一类,就是她的招牌板块——征婚喊话视频。和我们熟悉的那些大谈内心寂寞、大讲情感哲学的主播不同,白城大姨走的是“高强度直球”路线。
什么是“征婚喊话”?就是不绕弯子、不谈条件,核心主题只围绕“我想跟你过日子”“咱们好好过”“你快来看看我啊”这种极其朴实的生活宣言——
而白城大姨之所以能脱颖而出,靠的是两点:一是坚持,二是风格。前面提到,她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拍视频了,内容多是日常场景+怼脸镜头,磨皮开到最大,滤镜大到有时大姨妈妈的脸都磨到只剩五官了。
阿姨说话的风格呢,就像跟视频通话似的,语气亲切,像在唠嗑。每段视频都不长,语言也极其简单,反复强调的核心信息只有一个:“来白城”。
“有时间能来白城一趟吗?老妈和我要见见你,老妈说了,不要彩礼,对我们好就行……”
“别在视频里看我了,就大胆来白城看看我行不……”
“你打工路过白城吗?路过就在这儿下车呗,我想看看你……”
阿姨会适时亮出自己在“婚姻市场”上的核心优势:能洗衣会做饭、能生孩子、会种地。这些在年轻人看来可能有点“过时”的技能,在不少老一辈眼里,却是实打实的“硬实力”。
而那些田间地头的干活日常,不仅拉近了她和大爷们的心理距离,甚至让一些大爷觉得——“这就是说给我听的悄悄话”,仿佛自己真的遇上了命中注定的老伴儿。
不过随着阿姨的走红,她整个人的气场也变得不那么“接地气”了,比如她的视频不再像最初那样纯粹朴实,她的穿着打扮也渐渐精致起来,会说自己有很多人追——
也开始朝“网红”的赛道靠拢,不再仅仅靠账号橱窗挣大爷们的钱,而是哄着他们进直播间聊天,这背后的诉求不言自明。
总结一下不难发现,白城大姨的走红是一场精准定位的内容输出。她未必是第一个这么拍的,但确实能坚持,也敢选择用最直白的方式戳中特定受众的心。那些在年轻人看来朴实的言语,对于渴望情感链接的老年男性来说,就是最深情的表白。
大爷
据当地人说,白城火车站附近的旅馆,已经被这些找大姨的老头们住涨价了。有人怀疑,这位大姨不会是白城文旅的马甲号吧?还有人给她封了个称号叫“白城魅魔”,说她凭借一己之力搅动了老年婚恋市场,真正实现了“南翁北调”。
真的“调”来了?真的!
有位网友无奈地晒出自己舅舅的视频,说老人家认定了视频里的每一句话都是对他说的,非要立刻动身去白城找这位大姨,异常执着地认为白城大姨在等他,谁劝都不好使。这位大爷最后真的去了白城,结果当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还有的大爷,那是什么都能当真。一位在白城大姨评论区留言的老头,在未知的网友问起他个人地址时,他虽然没摸清对方的情况,却依旧迅速地甩出了自己的地址,主打来者不拒,安全意识堪忧。
还有的大爷就很“机智”了。在评论区真情告白,那些年轻人说不出口的甜言蜜语,他们真的是随口就来,爱的浓度极高——这一点在主流互联网市场上是看不到的。
他们为的就是求大姨的联系方式,要电话、要具体地址,以免像上面的大爷一样,白跑一趟。
更“聪明”的做法是,让白城大姨去他的城市——不用出门,直接把大姨“人才引进”了。
而在白城大姨的追随者中也不乏几个\"铁血真爱粉\"。比如有个叫“但愿吧”的老大哥,据说是真的不远千里跑到了白城,还拍视频要求阿姨亲自来接他。
这位大爷乍一看可谓是白城大姨的\"头号铁粉\",账号里存着好几条和大姨合拍的视频,不知道的还以为二位真是多年的老相识。
但如果你仔细翻翻这位大爷的主页就会发现,大爷的兴趣就是和各类美女合拍。白城大姨虽然是出镜率最高的“大爷严选”,但也不过是他“合拍后宫”里最新出现的一位罢了。
所以与其说大爷喜欢白城大姨,不如说大爷就是喜欢和美女合拍。
不过大爷们也分e人i人,有的大爷年轻时候就是文艺骨干,体育先锋,老了老了,在广场舞界也混得风生水起,一个人身上能挂好几个大妈。
而i人大爷呢,好面子,放不开。也不是不想搞对象,但怕被邻居看见了笑话。也怕让儿女知道了丢脸。
所以他们就只能压抑自己的需求,拿起手机,刷短视频。刚一打开白城大姨的视频,人家上来就说要亲你一口,这不比跳广场舞更让人上头啊?
所以说白城大姨卖的不是爱情,是满满的情绪价值啊。
上当
“白城大姨”的账号如今已经转为私密状态,悄然隐入互联网的喧嚣。但敏锐的“蹭热度选手”正在尝试复刻她的成功。
如今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都能看到类似的账号,其视频风格与话术与白城大姨如出一辙:同样是亲切地呼唤,同样是“我就想和你说说话”的朴实承诺。
“大姨们”的出现形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,她们的评论区、合拍区活跃着大量老年男性用户。这一切都清晰地表明“白城大姨”并非一个孤立的偶然现象,而是一套被验证的精准针对老年人情感软肋的流量模式。
只是,如果这种情感的空虚与渴望一旦被人利用,所谓的线上慰藉很快就会变成网络陷阱。再加上如今日新月异的科技手段、人工智能,年轻人尚且很难分辨清楚,更别说老年人了。
比如在短视频博主“张栓子的快乐生活”的视频中,他用AI逗自己的爷爷。
一嘴唐山口音的AI,在对话中把爷爷“迷得五迷三道”,让老人家对这段突如其来的“黄昏恋”深信不疑。
后来博主用AI制作了这个“女友”和别人结婚的视频,爷爷直接气到破防,破口大骂。
很多人认为这个视频只是博主的剧本,是以娱乐为目的的虚构,但这系列的视频也最直观地说明,在高超的AI技术面前,长辈的认知与情感判断的确是不堪一击。
就有博主在短视频平台上揭秘那些骗老人的方式,甚至不需要多么高的技巧,只要用特效换张脸,换个背景,就足以让老人相信屏幕另一端的老太太是真实的。
因为他们普遍认为视频不会作假,也不会意识到在这个时代,眼见也不一定为实,那些熟悉并信赖的声音,可以成为骗取他们信任的完美工具。
这样的例子在如今的互联网上比比皆是,此前多家媒体广泛报道过的“假靳东”诈骗案。很多中老年女性受害者通过短视频平台刷到了所谓的“演员靳东”的账号,视频中的“靳东”形象逼真,会亲切地称呼她们“姐姐”“亲爱的”——这些亲密的话语让无数阿姨深信不疑,一掷千金冲榜单。
也是这些案例的出现让我们逐渐意识到,利用网络技术的幕后之人,觊觎的从来都不只有“流量”,而是流量背后对应的无数老人的退休金账户。
虽然很多平台现在已经开始行动,通过升级AI识别技术封禁虚假明星账号,但这样的事件依旧屡禁不止。
孤独
想想前几年网红“秀才”和“一笑倾城”的爆火,再到如今“白城大姨”的持续热度,不得不承认的是,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正在以一种我们未曾预料的方式浮现于公众视野。
《中国老龄发展报告2024——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》中有这样一组数据:我国有近四分之一的老年人正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孤独,农村老年人的孤独感比例比城市老年人高出七八个百分点。
这背后反映的当然不仅仅是冰冷的统计数据,而是成千上万沉默的老人和日复一日无人诉说的孤单日子。
当初很多人不理解,为什么一个只会捂嘴、捋头发的“秀才”,和一个始终假笑的“一笑倾城”,能够吸引那么多老年人的关注?其实答案并不复杂。
“一笑倾城”在直播时说,她最初就是农村人,打工、种地样样在行,这种不加修饰的互动,是老年人熟悉的、属于过去时代的安全感、真实感——而这样的熟悉是他们无法在当下获得的。
而对于越来越多步入晚年的父亲、母亲、爷爷、奶奶来说,因为身体、经济等各种原因,交朋友、探究新世界已经逐渐成为了遥不可及的事情。
这个时候,互联网就成为了一片新的土地,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天南海北的风景,还可以让他们获得一种久违的“陪伴感”。
这就是很多老人喜欢发评论、拍视频、与他人合拍的原因——他们同样有参与世界的需求,当现实的世界无法参与,互联网就成为了他们的新“现实”。
而老年人借助短视频平台试图寻找老伴、寄托情感的行为,其实就是在虚拟空间中弥补现实中的缺失。这也是老人们会在网络平台肆无忌惮地表白的真正原因。
也许他们的需要从来都没有变过,他们需要的并非完美的“秀才”或“倾城”,而是一个愿意对他们微笑,愿意倾听他们心声的真实的人。
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